原标题: 泉州人吴育琳:闽南红砖上篆刻 技艺文化两传承
吴育琳正在创作
富有闽南特色的泉州砖雕,是人吴泉州文化的独特代表之一。古老的育琳艺文红砖,通过一代代手工匠人的闽南雕琢,不断被赋予新的红砖化两表现形式和意义,在古与今的上篆碰撞和交融中,演绎出令人惊艳的刻技效果。作为篆刻爱好者,传承泉州人吴育琳希望通过自己的泉州视角和感受,继承发扬砖雕这一传统技艺。人吴
记者来到吴育琳家时,育琳艺文他正在一方红砖上篆刻一大一小两只手。闽南这件作品取名为《责任》,红砖化两大手牵小手,上篆寓意传帮带。刻技
今年47岁的吴育琳是泉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在13岁时,他就开始学习篆刻。初中美术课教篆刻,一把小小的刻刀就能在金石上刻画出精彩的方寸世界,这深深吸引了年少的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在侨联工作的亲戚看到吴育琳篆刻的作品,觉得很有潜质,就将他介绍给泉州残疾人艺术家、“卧人”张嘉滨。在张嘉滨的传授下,他对篆刻有了真正的了解。
遗憾的是,15岁时,吴育琳到泉州市少体校学习篮球,因此中断了学习。岁月不断变迁,但他对篆刻的喜爱从未停止。
成家立业后,吴育琳决定再次握起刻刀。一开始,他走的是传统篆刻的路子,作品大多是印章。他并未因此满足,一直寻求突破。
5年前,和泉州等地的一些艺术家朋友交流时,吴育琳了解到闽南红砖也是不错的雕刻材料。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从篆刻印章到篆刻闽南红砖,看起来一样,实际操作却完全不同。“尝试了很多次,浪费了好多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吴育琳最终摸到了门路。
“大概尝试了一年后,第一件满意的作品才创作出来。”这件作品被他命名为《心经句佛造像》,整整花了他4个月的时间。
如今,经过几年的磨炼,只要构思好,他雕刻一件红砖作品只需要几天时间。前段时间,他还特意跑到老君岩观察。很快,《老君岩》就创作出来了。
“技术勤练就能越来越娴熟,但构思不易。”目前,吴育琳忙着收集一些能够体现闽南文化的题材,例如老君岩、帆船、惠安女等。他现在创作的方向主要是以一些代表闽南特色文化以及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景点为题材,希望能够将闽南景致与闽南红砖相结合,创作出有闽南特色的新作品。
“我现在是多动脑,少动手。”吴育琳说,他一直在寻找创作灵感,希望能更好的传承这项技艺,让砖雕文化被更多人了解。(泉州晚报记者 陈明华 文/图)